台州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处处好歌好稻栽!
近日,台州市各地农村纷纷组织开展“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系列活动,通过文艺汇演、民俗文化和非遗展示、农产品展销等形式,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好戏连台闹起来,庆丰收,一次聚人气的盛会,唱起来,跳起来,欢庆起来!
连日来,仙居县田市镇各文化礼堂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系列活动。
田市镇李宅文化礼堂以“庆丰收,享中秋”为主题,体验传统民俗活动。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每年都能大丰收。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举办民俗表演,比过年还开心。
农村文化礼堂,全市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家园。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新建农村文化礼堂273家,累计建成1206家,新建数和建成数均居全省第一。如今,农村文化礼堂成了广大农民朋友最青睐的舞台。
农民是农村文化礼堂的主人翁,文化礼堂理应成为这场欢庆节日的主阵地。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庆丰收活动,充分展现农民群众的风采,让农民群获得荣誉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累累硕果摆上来,庆丰收,一个接地气的节日。眼下,“晒秋”正当时。
伴随着锣鼓喧闹,黄岩区屿头乡布袋坑的村民们挑着一筐筐自家丰收的农作物前来“晒秋”,重现江南地区传统农村丰收景象。
台上,乡村大使们载歌载舞庆丰收,欢快的气氛尽展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台下,前来感受丰收节的游客络绎不绝,炒花生等当地土特产一出锅就被“一抢而光”。
现在党的政策好,搞农业有奔头。我们东魁杨梅的推广发展要更上一层楼!
87岁高龄的东魁杨梅的发现者和推广者洪湘汉老先生,在晚会现场给东魁杨梅种植户加油鼓劲。老先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台州农业发展的巨大变化。
如今,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渐行渐远,机械成了广大农民耕作的标配。到去年底,台州市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74%。
五谷丰登,盛世欢歌。
“雷峰山中柿子红,柿子红得像灯笼……”9月21日上午,在天台县雷峰乡茶丰西山头村文化礼堂前,村民们一起唱响了民谣颂丰收歌曲《雷峰山中柿子红》。
现在农民也有了自己的节日,外商来我们这订购更多了,我们柿子卖的更多,我非常高兴。
雷峰乡茶丰西山头村村民
贴心服务跟上来,庆丰收,一场促发展的活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对于孩子们来说,丰收意味着什么呢?9月19日,温岭市新河镇上桥村的青苹果幼儿园小朋友们通过玩制作五谷杂粮画的游戏来表达。
赶在丰收节前,上桥村文化礼堂管理员陈小红特地准备了很多五彩豆子。“丰收,我个人的理解是要有五谷杂粮,这是最为直接的体现。”陈小红说。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系大局”。各地农村文化礼堂,也成了服务惠民的平台。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如今,职业农民在台州方兴未艾。台州市从2004年开始启动“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至今已培训农村劳动力100多万人次。此外2007年,至今全市共招收9000名左右农民大学生,已有6000多名农民大学生毕业,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村民林晓静是一名农民大学生,和村干部们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带领全村致富。“这些年,我们村乡村旅游年年大丰收。”林晓静说。
春耕夏播,秋收冬藏。对于丰收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
老年人在体会丰收喜悦的同时,也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三门县海游街道小坑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奚寒霞联系了社区医生在9月21日到小坑村开展了义诊活动。当天,全村120余位老人参加活动。“挺忙碌,但老人满意了,我就觉得很值得。”奚寒霞说。